非廣告--介紹一本值得看肝臟疾病的書籍
肝病診療室讀後感想
近年來媒體開放的結果,無論是平面媒體的報章雜誌,或是廣播電視,各種資訊有用無用皆是滿天飛。然而隨著媒體數目的增加,質並未隨著改善,愈來愈多的訊息,彷如免洗餐具,用過即丟,短暫滿足了耳眼之慾,隨後立即置入垃圾筒。似乎任何人也都可當起作家,如我在此胡謅般,動動筆或在鍵盤K幾個字,就可成就篇文章。不想寫,不會寫的人也可出書,找個人來也行,動動嘴書就成了。於是政治人物出書,商場大老出書、股市名嘴出書、升斗小民也出書,反正賣不出去送人也可以。
然而在這書與報章齊飛的世界,多少是真正厚利民生的資訊呢?關於科普的書籍有多少?注意健康衛生的書籍得到的關注又有多少?慶幸近年來一些出版社願意投下資金人力出版這類書籍,不過卻又以翻譯居多,拙墨在國內的研究成果,值得可性的本土書籍,或是國人關注的疾病的書籍實是太少了。坊間見到的介紹醫療保健的書籍,又是以另類療法佔去了七八成,另一兩成是保健、中醫之列,剩下才是較正統、主流醫學的常識書籍。過去我常建議病人閱讀健康出版社的相關書籍,主要它們大都是由國內的權威醫師所撰寫,本土資料較多,如此可省卻解釋教育的時間,患者對自己的疾病也能更認識些。可惜是由於專業人員所著,有時讀來較為生澀堅硬,有耐性看完的人並不多。若在進一步注意在國病--肝臟疾病(肝炎、肝癌)上,深入淺出,讀來輕鬆,內容確實的書籍更少之又少了。然而「肝病診療室」的出現,則打破了這個蕃籬,為醫療專業人員與病患、家屬間搭起了一道橋樑。
本書共分十六章,前四章是開場與介紹肝臟,說明這個人體最大器官是如何運作,可能有那些疾病。第五章至第九章是描述肝炎,包括最重要的B型、C型,以及其併發症,如何導致肝硬化,且簡略說明的肝功能的檢驗。第十章至十六章專注於討論肝癌,由診斷方法說起,繼之討論西醫各種治療方式,再談到中醫治療、另類療法,頗中肯論述各種方式的優缺點,最後再論及如何面對此疾病,國內有何資源。其穿插不少實際例子,使得這原本生硬的醫療書籍,閱讀起來更生動、輕鬆。字裡行間也不乏對目前醫療環境的批判,人生哲理的自醒。
對專業人員而言,也能清楚的了解到病患與家屬的感覺,當我們抱怨台灣癌症的早期發現率與治療率一直無法大幅進步之時,也應檢討是誰接這些病人推向不可測的另類療法。在提供病人較有根據的主流醫學治療方式外,也應去了解這一大堆所謂另類療法的起源、內容,甚至以較科學根據的證據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,讓大眾不致將精神、金錢,寄託在無謂的希望上。例如前些日美國藥物食品鑑於鯊魚軟骨治療癌症的說法濫傳,以正規的研究對比證實它是無用的。關於這些討論,書裡後面章節皆有論述,對處於主流的醫療人員該是相當有用的資料。
此外讓醫護人員也能認識,在臨床治療上更應強調團隊合作的模式,而非一個人蠻幹,醫學知識進展太快了,沒有一個醫師敢講他了解所有領域的東西,病患有權尋求第二意見,有信心的醫師也不須畏懼會沒有病人,當病患瞭解他所選擇的還是會回來找你。健保制度也應該鼓勵花更多心思照顧病人的醫療人員,而非只給付「治療疾病」。舉例來說,看個感冒給付額與花上一小時向一個癌症患者解釋說明是一樣,難怪腫瘤科不會是個熱門科,罹患癌症的醫療照顧會落後其它國家如此之多。同時政府與媒體也應教育大眾正確的防癌觀念,民眾也建立身體唯有自己願意去關心維護,才能享有健康的生活。
若要說這本書籍有何缺點,就是圖片少了些,插圖表格可使閱讀起來更方便,不過書價可能會上升一些。另外或許開始寫這本書是一年前,有些資料雖不是相當重要,但已有了變更,譬如 lamivudine 對B型肝炎的療效逐漸被肯定,應可著墨更多。C型肝炎加上ribavirn的治療,強調可達 50%的療效,但這是較好的報告,一般沒如此高,若在考慮復發率與檢測血液中病毒DNA的方式來評估,效果又得打折扣。由於干擾素的治療健保制度根本不給付,當病人須自付金錢,承擔一些副作用,相對要求會較多。這也是在判讀資料之前須有所了解的。此外近日來的資料,顯示C型肝炎較原先認為的更為難纏,惡毒,雖然它在組織檢查上發現發炎反應並不強,然影響卻是持續,造成肝硬化、肝癌的可能性與B型肝炎相較,有過之而無不及。C型肝炎的在台灣地區流行率,可能也不只是過去研究的2%,美國也約略在2%,以我們的公共衛生,使用拋棄式注射針的時間來看,與已開發的國家,會有一樣的流行率,也使人不由訝異。國內由於這些資料有些來自捐血中心,會去捐血的人,有其特有的年齡層與地區,資料來自北部地區居多用與估計全人口的流行率會有出入,超過過去報告的2%應是較接近真實的情況。在醫學會的研究報告,可發現南部地區有所謂的C型肝炎村落,全村有超過20%以上的人罹患C型肝炎。推測真正的罹患率會高於先前的報告。台灣地區繼B型肝炎之後,C型肝炎將會成為肝臟疾病另一殺手。
這些瑕不掩瑜的缺失,如在書前言所提及的,這些訊息作者當會隨著改版逐漸加入吧!
當一個罹患肝癌病人或家屬看完的這本書,或許無法下決心做如何的抉擇,但在下決定之時,對其選擇須承擔的結果必有了清楚的了解。以傳播知識與教育民眾是出版這本書的目的,我想這是作者的已達到了她的本意,這也是我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感觸。總之,我覺得這是值得介紹的書。
註:「肝病診療室」林靜靜著 天下文化出版
作者:王蒼恩醫師 1999.7.20
馬偕紀念醫院消化系內科(胃腸肝膽內科) 消化系內科首頁系統維護人 :GImaster
Copyright © 1997-2012; MMH All Rights Reserved.